(⊙_⊙)
每天一篇全球人文與地理
微信公眾號:地球知識局
NO.2464-貴州的世界第一
文字:杔格
制圖:果栗乘 / 校稿:朝乾 / 編輯:汑洛
明代思想家王陽明曾經感慨“天下之山,萃于云貴”,根據自然資源部統計,貴州有126萬座山。 遠望黔西南州著名的興義萬峰林 (圖:杔格)▼ 多山的貴州,也造就了多彩的貴州橋。目前,貴州已修建超過2.8萬座穿山越壑、恢弘壯美的公路橋梁集群,所有已建和在建橋梁連起來超過5400公里,約等于貴陽與北京之間的往返行程距離。 貴陽著名的文物古跡甲秀樓 也具有橋梁屬性(圖:杔格)▼ 貴州橋梁,不僅數量多,而且類型全、技術復雜、難度極大,實現了懸索、斜拉、拱式、梁式類型全覆蓋。 在這之中,如果說到目前建成的世界第一高橋,那么非G56杭瑞高速上的橫跨滇黔兩省的北盤江第一橋莫屬。 它于2016年12月29日建成通車,以565米垂直相對高度,刷新世界第一高橋紀錄而聞名中外。 貴州境內有多座知名的北盤江大橋 這是杭瑞高速畢都段的一部分 原稱都格北盤江大橋 (圖:Google Maps&貴州省交通運輸廳)▼ 但是,預計在2025年,該紀錄即將會被打破。巧合的是,同樣都是在北盤江之上,它即將被同處于貴州境內的花江峽谷大橋所超越。2023年4月21日,花江峽谷大橋6號主塔順利封頂。 花江峽谷大橋橫跨兩市州 6號主塔位于安龍岸貞豐段一側 (圖:杔格)▼ 長期關注工程建設的“地球知識局”,受邀參加了貴州省主辦的“我登上了世界第一高橋”沉浸式體驗網絡傳播活動,登頂壯觀的“世界第一高橋”6號主塔。 “能夠超越貴州的只有貴州” (左滑,圖:杔格)▼ ? 花江峽谷大橋
從貞豐縣城出發,途經縣內著名景區雙乳峰,車行約一個半小時,終于來到六安高速第LATJ-8項目經理部花江峽谷大橋(貞豐段)施工現場。
走省道與縣鄉道需要耗時很久 待未來建成通車后 “天塹變通途”(圖:杔格)▼ 六安高速位于貴州省西南部,是一條連接六枝特區至安龍縣的省級高速公路,預計在2025年建成。 從六枝到安龍,途經關嶺、貞豐 一路上幾乎全是山地 (底圖:Google Maps)▼ 花江峽谷大橋為六安高速的控制性工程,位于兩市州境內,起點位于安順市關嶺布依族苗族自治縣花江鎮五里村,終點位于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貞豐縣平街鄉花江村。 小花江村與貞豐段主塔 (左滑,圖:杔格)▼ 大橋位于喀斯特石漠化區域,地處2.5億至2.01億年的三疊紀地層,橫跨在被譽為“地球裂縫”的花江大峽谷上。 橋下跨越的河流即是北盤江 該段北盤江在當地被稱為花江 往東是“中國傳統村落”小花江村 再往東則是古代黔滇要樞的花江鐵索橋 古今交相輝映(橫屏,圖:杔格)▼ 崇山峻嶺被北盤江切割出一道深深的裂痕,該峽谷深切千米,長約80公里。 兩岸峰巒蜿蜒、山崖聳峙(圖:杔格)▼ 橋梁全長2890米,主橋采用1420米鋼桁梁懸索橋,六枝岸主塔高262米,錨碇為隧道錨,安龍岸主塔高204米,錨碇為重力錨。 左圖為六枝岸(關嶺),右圖為安龍岸(貞豐) 矗立在懸崖峭壁,隔峽谷相望(圖:杔格)▼ 建成后,該橋跨徑居世界第十、山區同類型橋梁跨徑世界第一,主跨橋面距江面垂直高度625米,橋高世界第一,比既有的北盤江第一橋還要高60米。 “雙世界第一”體現在“橫豎”兩個位面 “世界第一高,山區第一跨”(圖:杔格)▼ 登頂“世界第一高橋”貞豐段一側的6號主塔,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項。 6號主塔(左滑,圖:杔格)▼ 進入施工現場,首先需要正確佩戴安全帽;由于登頂屬于高空作業范疇,患有高血壓等高空作業緊急疾病人員嚴禁登頂,需要提前測量血壓;乘坐施工升降機必須遵守先上后下的原則,嚴禁超載作業,最大載重人數為7人(包括操作員一共8人)。 戴上紅帽、測量血壓、登乘“電梯” (左滑,圖:杔格)▼ 貞豐段的施工升降機,高約200米,登頂主塔,有著與主塔底部視野不一樣的場景。 視野更加寬闊了 (左滑,圖:杔格)▼ 而在未來,待六安高速建設完成后,施工升降機將會被改造成觀光電梯。此外,立足“以景觀橋”的云渡服務區也將建成,這是一處“景旅一體”的交旅融合中心。 未來橋塔平臺將會被改造為水吧 距江面625米,距地面204米 在主塔頂層俯瞰,異常震撼 (圖:杔格)▼ 規劃建設餐飲、購物、娛樂、體育、旅游為一體的綜合體,服務區涵蓋酒店、觀光服務樓、收費站房、體旅項目等。同時設展示廳(特色地質景觀)、景觀廊道等20余項項目,將形成與當地布依文化相互銜接、互為補充的旅游景區。 聯絡線與匝道都是立體交叉結構 可見當地的地形環境極為復雜 (左滑,圖:杔格)▼ ? 壩陵河大橋
花江峽谷大橋南側位于關嶺縣境內,而貴州另一座著名大橋則完全位于關嶺縣境內,這就是G60滬昆高速上的壩陵河大橋。 貴州首座可以進入橋體內部旅行觀光的超級大橋 (圖:杔格)▼ 壩陵河大橋橫跨壩陵河大峽谷,主跨跨徑1088米,全長2237米,橋面距水面370米,是世界首座山區峽谷千米級跨徑橋梁,于2009年12月23日通車。 橋下險峻深幽(左滑,圖:杔格)▼ 該橋東塔高186米,西塔高201米,河谷兩岸地勢陡峭,地形起伏很大,河谷深達400-600米。 兩座主塔(左滑,圖:杔格)▼ 該橋實現了國內首次在上千米橋梁上,采用橋面吊機從索塔處向跨中建設拼裝的施工工藝,并且首次在橋梁建設中采用移動塔吊技術。 附近有壩陵河貴州橋梁科技館 以橋梁科技為主題 (左滑,圖:杔格)▼ 此外,該橋在觀光通道上設置氣動衣板抵抗橫向風荷載,遙控氦氣飛艇施放先導索道索,成功解決了山區峽谷大跨徑橋梁建設中諸多亟待解決的瓶頸問題,形成了成套技術核心。 高空長廊觀光通道可見大橋的鋼結構 還可聽見橋上的車流聲 (左滑,圖:杔格)▼ 橋上現有高空蹦極、低空跳傘、高空秋千、急速滑翔、空中餐廳、太空漫步等多個“橋旅融合”體驗項目。 家人們,太刺激辣(左滑,圖:杔格)▼ 壩陵河大橋,同時也是一條具有歷史屬性的通道。在壩陵河大橋附近不遠處,有一個名為關索嶺的地方,屬烏蒙山的支脈,簡稱“關嶺”,相傳三國時關羽之子關索隨諸葛亮南征孟獲曾屯兵于此,后來縣以“嶺”為名。 山坡上大大的“關嶺”二字 (圖:杔格)▼ 今日留存下來的關索嶺遺址修建于明代,茶馬古道-關索嶺古道屬黔滇中線,為關嶺縣境內現存古驛道的主體部分,是貴州茶馬古道保存最為完整的古道之一。 關索嶺遺址便在“關嶺”二字的西南方向 (圖:杔格)▼ 關索嶺過去為滇黔兩省通道上的要隘,1936年,黔滇公路通車,由東麓南繞至嶺西腰部至縣城。從古時的關索嶺,到民國時的滇黔公路,再到新中國建設的滬昆高速,三條通道隱隱約約訴說著關索嶺與壩陵河大橋的時空傳承聯系。 關嶺,歷史與現實的結合 (底圖:Google Maps)▼ 在壩陵河大橋的正北方向,黃果樹堯珈·望瀑民宿修建于此,這里是眺望正視大橋全景的絕佳場地之一。 這家民宿選擇的建址位置 簡直是太絕了(圖:杔格)▼ 說到關嶺縣,另一個著名景點不得不提,這就是全球知名的黃果樹大瀑布。 黃果樹風景名勝區 分屬鎮寧與關嶺兩縣 大瀑布核心點在鎮寧境內(圖:杔格)▼ 人們平時見到的黃果樹大瀑布影像資料,往往都是在白天拍攝。 現在可以“夜游黃果樹”(圖:杔格)▼ 在2021年6月,“夜游黃果樹”項目正式推出。不止白天,晚上也可參觀黃果樹大瀑布,體驗與白天觀賞不一樣的景觀。 在夜間領略布依族的民族文化元素 (左滑,圖:杔格)▼ ? 平塘特大橋
有著“中國天眼”之稱的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(FAST),可謂是近幾年貴州出圈的新標志。 平塘縣-克度鎮-金科村-大窩凼 (圖:共生地球)▼ 它坐落于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境內,眾多慕名而來的游客紛紛前往此地打卡。 FAST本身就是一個超級工程 周邊還有一個超級工程 (橫屏,底圖:Google Maps)▼ 在平塘縣境內,有一座以“平塘”冠名的特大橋,這就是位于黔S62余安高速上的平塘特大橋,于2019年12月30日通車運營。 藍色元素(圖:杔格)▼ 平塘特大橋最高橋塔332米,為世界第一高混凝土橋塔。 中塔最高(橫屏,圖:杔格)▼ 該塔僅塔身使用混凝土方量就超過了4萬立方米,使用鋼材總量達7800多噸。與主跨1300多米的懸索橋方案相比,最終采用的斜拉橋橋型造價低了近1億元。 多種方案,最終采用了斜拉橋 (圖:杔格)▼ 平塘特大橋,還堪稱力與美結合的典范。 造型別致(左滑,圖:杔格)▼ 大橋所在地山奇水秀,民族風情濃郁。建設者在設計之初,充分考慮橋型、體量、造型、色彩等與曹渡河峽谷自然環境的協調統一,將當地布依族、苗族獨有的服飾、舞蹈等元素融入橋塔設計中,最終選定了“裙擺”形整體造型及其配色方案。 綜合考慮的配色設計(圖:杔格)▼ 橋塔的設計,則采用空間鉆石型塔。橫梁以下部分縱橋向斜向漸變,橫橋向雙曲線漸變,由寬變窄,再至寬,橫梁以上部分又采用空間“A”字型鉆石結構。 鉆石結構(左滑,圖:杔格)▼ 花江峽谷大橋的“橋旅融合”項目模式,與平塘特大橋類似。在平塘特大橋東側,設有一個名為“平塘特大橋收費站”的出入口。 離開大橋,進入收費站 有一定規模的風景區 (左滑,圖:杔格)▼ 駛離高速,該出口只能通往“天空之橋觀光服務區”,這是一個為平塘特大橋旅游觀光而專門設置的一處風景區。 “橋景”酒店(圖:杔格)▼ 在天空之橋風景區內部,也有一座造型別致的橋梁科普館。 每個橋梁展館各具特色 (左滑,圖:杔格)▼ “峽谷藏雄風,大橋壯山河”,貴州作為“世界橋梁博物館”當之無愧。 花江峽谷大橋(圖:杔格)▼ 世界級大橋歡聚貴州,世界級旅游景區景點逐漸衍生。從最初1.0版本的壩陵河大橋,到2.0版本的平塘特大橋,再到未來3.0版本的花江峽谷大橋。 花江峽谷大橋(圖:杔格)▼ 貴州的“橋旅融合”旅游新地標也在不斷升級,更進一步與旅游產業深度融合。 花江峽谷大橋(圖:杔格)▼ 萬橋飛架,一座座拔地而起的橋梁,讓“千山萬壑”的貴州變成了“高速平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