拂去歷史煙塵,讓黔中文明之光在歷史長河中光彩奪目。3月28日上午,國家文物局正式揭曉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,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榜上有名。這一持續近1400年,西南地區規模最大的墓地,為建立云貴地區歷史時期考古學年代標尺,研究西南邊疆古代民族,中華民族共同體的形成過程提供重要依據。該考古成果是貴州第八次入選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。
3月27日下午3時許,作為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項目負責人,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周必素站上2022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終評會匯報席,這是她時隔8年后再次在這里匯報貴州考古項目。
這一次,與大松山墓群角逐中國考古界“奧斯卡”的,既有被網友“追劇式”關注的“鄖縣人”湖北十堰學堂梁子遺址,還有中國北方地區新石器考古突破之稱的河北尚義四臺遺址,更有出土837枚封泥和1000多個簡牘的云南晉寧河泊所遺址等,對貴州而言,此次“決戰”全國21個明星項目,競爭之大,讓周必素倍感壓力。
大松山墓群位于貴州省貴安新區馬場鎮,其發掘是為配合貴州醫科大學新校區一期建設,項目建設時間緊,考古發掘任務重。2022年1月開始,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對項目建設用地進行了為期69天“拉網式”考古勘探,發現大量古墓葬等遺跡現象。
同年4月,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動國內考古“大咖”和省內專家學者,對該考古項目進行長達5小時的評審,通過專家“把脈會診”,為接下來的發掘工作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
經國家文物局批準,2022年7月,貴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與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、四川大學考古文博學院、中山大學社會學與人類學學院,先后派出100多位考古專業科研及技術人員,對大松山墓群展開科學系統全面的考古發掘工作。
這支由高校組建的一批批學術和支援團隊先后走進貴安,他們在帶來前沿的發掘理念的同時,田野考古、科技考古、文物保護的深度參與,使得該項目的考古發掘水平和速度超出常規。
與此同時,貴州還和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、成都、重慶市文物考古研究院、山東省文保中心、荊州文物保護中心等科研單位進行多學科合作,開展遺存專項研究。
在接下來的短短6個月時間里,大松山墓群發掘面積達到13500平方米,共清理墓葬2192座,出土各類文物4000余件(套),從金、銀、銅,鐵、錫,到漆木、玉石、玻璃、紡織品等應有盡有,成績斐然。國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員宋建忠評價說:“這是一個發掘規模的奇跡”。
大松山墓群發掘工作,創下貴州考古70年以來多項“首次”記錄。首次以高規格方式進行基建考古評審;首次大規模進行考古發掘、也是發掘的規模最大的一處墓群;首次進行大規模專家驗收;首次委托專業監理機構,全流程實施有效監管,確保項目高效、高質完成。
作為貴州考古史上發掘規模最大的一處墓群,貴州對此次匯報做了充足的準備。匯報現場,周必素用修改了12版的94頁的PPT,將整場發掘濃縮在15分鐘的匯報中,大松山墓群的一個個“驚世”發現,在她的精彩分享中震撼了現場專家學者和觀看直播的網友。
“這是展示中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考古發現?!比珖罂脊判掳l現終評會評委劉慶柱認為,貴州是多民族聚居地區,該考古發掘項目實證了從西晉南朝至元明時代,尤其是明代貴州地區與內地的文化共性,大松山墓群的考古發現具有重要歷史意義與現實政治意義,揭示了中華文明不斷裂的世界之問,其意義非同一般。
在此次終評的眾多明星項目中,貴州大松山墓群項目發掘時間相對較短,猶如一匹黑馬在評選中脫穎而出。3月28日上午,當宣布貴州貴安新區大松山墓群入選2022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一刻,周必素和團隊懸著的心終于落下。
“入選十大考古新發現很重要,但不是最終目的?!敝鼙厮靥寡?,2023年貴州考古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機遇和挑戰,在更高、更權威、影響力更廣的平臺上展示貴州的考古工作和成果,不僅展示貴州歷史,宣傳貴州文化,還樹立了貴州考古人的文化自信。